top of page



为什么99%的品牌在模仿宜家时失败了?
因为它把商店变成了一个“电影布景”,让我们仅仅成为沉浸式叙事中的一个演员。正当顾客兴奋地走进那个“蓝色集装箱”建筑,享受4.9元的杯子和1元的冰淇淋,与黄色柜台的7热狗的同时,宜家的商业哲学在无声中被清晰地传达出来。正如宜家总裁所说:“我们将继续增加对低价产品的投资。” 一个充满复制粘贴风格竞争的拥挤家居市场,宜家在是一个孤岛。无数品牌模仿它的基本设计、平板包装方法和低价策略,但最终默默无名。然而,这些模仿品牌忘记的是,宜家的全球成功不仅仅是提供商品和价格,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价值创造系统”。 用户路径体验的“隐形导演”:宜家和苹果。 因此,宜家和苹果,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公司,分享着一个隐藏的秘密:它们都是” 峰终定律 ”的高手。根据这一理论(由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人们对体验的描述主要受峰值(正面或负面)和结束时的感觉影响,而不是对每个细节的平均或完整评价。在宜家的蓝色集装箱中展开顾客体验地图,它是一个 曲折的“购物迷宫 ”,但峰值是当样板房激发你的灵感时,每次结账后你都会享受的甜美1元冰淇淋,这个精心安排的房间成为“理想

西贝口米
4 hours ago5 min read


50万顿悟(下):如何搭建让转化率持续翻倍的广告投放漏斗?
一 句好文案是颗好子弹,但只有建成精准的制导系统,才能让每一颗子弹都命中目标。 在上篇50万的复盘文章中,我分享了如何通过“说人话”让 广告点击率暴涨300% 的经历。那句“每月一杯咖啡钱”的成功,让我们兴奋不已。 但很快,新的困境出现了: 同一句优秀文案,对不同的人说,效果天差地别。 对价格敏感的使用竞品的新用户来说,“一杯咖啡钱”是绝杀; 但对那些已经在使用竞品的用户,他们更关心的是“切换成本”和“安全性”。 我们的预算像水一样,从一个之前设置常规的广告粗糙漏斗的宽口进入,既然上层改变了受众的说话的语言,那下层漏斗自然需要改变制造更加“精密制导系统”。 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如何把粗糙的漏斗,升级为三层精准的“广告漏洞”系统——正是这个系统,让我们的转化率在已经提升200%的基础上,再翻一倍。 我们抛弃了“一套素材对所有人”的粗放模式,构建了一个会“续集式沟通”的漏斗: 顶层(Awareness认知层) :故事共鸣场——让流量自动对号入座 目标:不讲产品,只讲“你”的故事,在海量流量中 筛选潜在用户 。 核心信息:从“一杯咖啡钱”转向与 用

西贝口米
4 hours ago3 min read


我花了50万广告费,才明白优化LTV不如优化一句文案
当 我100次打开那个充斥着复杂曲线的四象限广告收支变化的分析图时,我依然坚信,这50万的广告费只是“ 增长阵痛 ”。 我们曾带着广告的傲气深信自己的逻辑的无懈可击——用户画像精准到了客户明天吃什么早餐,用户的留存到LTV模型由产品同事长期精心维护,从用户首次触点到最终付费的路径被不断优化。除了技术,还是技术—— 也许我们唯独忘了说人话,忘了直面屏幕后那个真实的人,那个人究竟还在哪里 。 从数据曲线视线转移到,一次次跟各部门同事的会议反复推敲产品运营全链路工作细节,开始跟客服部多次会议斟酌用户画像的可能性,和产品同事深入理解市场环境的细微变化。最终,我们提炼出5个目标用户画像(社交/游戏/追剧/商务/竞品),然后两轮广告投放同学结合用户画像的测试,静态素材、视频素材、创意文案等,然后和多个外包的国内创意短视频团队,和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沟通折返修改多次进行用户画像的创意设计A/B测试。这次做了一件最关键的事: 让广告创意从“我们想说什么”转向“用户需要听什么” 。 但真正的突破,发生在一个把火力集中在 “竞品用户” 的下午。过去测试的过程

西贝口米
Oct 285 min read


一条70年前的广告,教我在AI时代如何打动人心
当 玛莎拉蒂用AI的角色Leonardo在广告中感叹“我知道风的速度,但感受不到你第一次骑上路的自由”时,嗯借鉴了现在AI话题,大家都在感叹AI的算法和创意内容,感到恐惧又渴望,认为是一种即将替代人类的一种科技智慧,但是我想说这种智慧的内容——无论用什么工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AI是未来趋势,对于广告业来说,但是最终打动人心的是理解和共鸣。就好像AI无法感受你开车的自由,提供了生产效率,但是掌握方向的去哪个目的地(传递什么信息)依然是我们。 我家里一直放着一个1950年代的广告画框,一直在默默激励我,因为在1950年广告没有算法推荐,只能依赖对人性的洞察,创意内容诞生于手绘板与广告人自己亲手打下,其中藏着人性中的不曾改变的情感密码和无可替代的价值。 这则广告分析大概如下价值: 创造了可量化的消费指令 : 1952年佛罗里达州柑橘委员会“Drink this much(喝这么多)”的核心在于将”“多喝橙汁有益于健康”这一概念可视化、可执行。它直接告诉了消费者喝多少,消除了不确定性,缩短了用户的思考路径,有效的提供了解决方案,一句口号

西贝口米
Oct 266 min read


ROAS从1.9到4.5:当营销不再谈论「智能」,而是谈论「自由」
当一款设计好、定价优的传统手表,在众筹平台上ROAS卡在1.9、点击率持续下滑时,客户找到我们,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声音意识到: 问题不在“优化”,而在“对话”本身。 内容: 客户原来的广告,像在人群中广播: “快看我的表多好看多便宜! ”——没人停留。如同精美的产品目录——静态特写图、简约时尚的卖点、醒目的早鸟价。 定位: 传播的信息和对话受众不匹配, 广告只是在向模糊的“人群”喊话 ,分析发现广告定位只投放了众筹平台定位加上年龄层泛泛的广泛受众,却未能解决任何一个具体的用户痛点。 一、重新找赛道:我们不对标传统表,而对标智能表 我们发现,真正的竞品不是其它时装表,而是那群“每天都要充电”的智能手表。我们产品的杀手锏是:180天超长续航。 这不是参数,是一种态度: 智能表:美丽的电子废物 我们的表:180天续航的时尚电子手表 二、把“续航”变成“自由”,用内容打动精准人群 我们和与创意部门深度沟通将做了三件事: 拍动态手表的GIF:不再拍精美静态摆拍,而是利用现有视频素材剪辑部分展示产品使用场景和产品的时尚感拉近与新用户的距

西贝口米
Oct 172 min read


算法算不出的共鸣:为什么AI无法取代广告创意中“人性的最后一公里”?
AI时代的到来,确实将广告的商业产品化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行业普遍聚焦于AI投放、数据标尺和实时调整,追求用数字算法定义和优化广告效果。必须承认,在基于既定规则(如曝光、点击率、ROAS)的自动化优化层面,AI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已远超人力,未来也必将接管更多优化师的基础数学工作...

西贝口米
Sep 252 min read
bottom of page